双微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工业流程
工艺流程
一 微滤罐压力运行工艺
二 微滤池常压工作工艺
三 典型双微设备管路系统
应用举例
工业生产企业往往有多个环节的生产用水,大多情况下排到下水管网至污水厂,通常各车间排水水量和水质各有不同,如果能够就地处理回用,则不但节能节水,还会减少污水处理总量,关键的问题是需要合适的设备系统。
就地处理主要解决以下问题:
● 去除悬浮物(大多数情况无需预处理)
● 去除颜色(采用加絮凝剂方式)
● 去除异味(采用加药方式)
● 去除大部分胶体
● 消毒净化,充氧活化
● 减少后期生化污泥处理量
就地处理不能解决的问题:
● 不能指望COD 一次即可达标,COD主要的表现形式为溶解性和非溶解性,如果悬浮物很多,例如造纸废水,则就地处理可以明显降低COD,(有降低50%的案例),但是其他情况则不一定。
★ 二沉池出水深度处理
二沉池是污水处理的重要工艺环节,几乎所有的污水处理工艺都离不开二沉池或工艺最后的沉淀出水,随着处理水量的提高,处理水质指标的提高,以及二沉池工艺的不足(例如丝状菌上浮,表面负荷低)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,改进的思路是:
第一种方式:利用位差直接经过微滤系统

利用出水位差直接过滤,可以降低出水SS至10mg/L以下,悬浮物低则COD也随之降低,同时避免了丝状菌上浮的无奈,运行费用视水量大小而定,水量越大费用越低,甚至可以低到每立方0.002元/m3
第二种方式:利用位差实现微絮凝+微滤工艺

利用出水位差直接过滤之前添加絮凝剂,可以降低出水SS至2mg/L以下,同时具有脱色,降低浊度,降低水中磷含量,降低COD等综合作用。同时避免了丝状菌上浮的无奈,运行费用视水量大小而定,水量越大费用越低。
三污水系统节能技改
双微系统在污水处理具有多种用途,除了解决局部的具体问题以外,还可以提升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综合技术指标,例如:
●进入厌氧塔需要控制悬浮物,一般要求在500mg/L以下,但是现场有的达到了2000mg/L以上,从而影响到厌氧工艺的顺利运行,在提升泵后面添加一套微滤系统,可以大大降低悬浮物,一般可以降低80%,而且无需更换提升水泵的功率,因为微滤系统的压力降几乎为零。
● 厌氧出水至曝气池也需要控制悬浮物,可以增加一套常压微滤设备,利用位差工作,降低悬浮物提高曝气池工作效率。
● 二沉池后面接微絮凝+微滤设备系统,不但控制了悬浮物,还有助于降低磷含量。
● 由于二沉池后接微滤设备,不用担心过多的悬浮物溢出,因此可以适度提高曝气池污泥浓度和含氧量,可以培养更多的微生物或提高泥龄,进一步转化以前难以转化的COD。
●以上所有这些技术措施和设备添加,并没有更换原有的提升泵功率,只是更加充分利用了现有场地,但是却提高了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。
北京市一滴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- 精密节能过滤器 (2012-07-18)
- 微滤技术用于自来水厂 (2018-03-01)
- 微滤设备处理循环水安装现场 (2017-07-26)
- 节能微滤技术用于循环水提取 (2018-03-01)
- 微滤用于工业给水处理 (2018-03-01)